這一集讓觀眾看到了部分脆弱的安娜,雖然她在醫院說謊爸爸酗酒、暴力的故事,但當她描述到嚮往雜誌裡的花花世界時,我想那應該的確是安娜最真實的心情,也是驅使她追求目標的動力。
我非常喜歡安娜描述身處在華麗派對時的感受,那跟我以前想追求到台北生活的心情很像。當你好不容易站在某個隆重的場合裡;開著厲害的會議,你會覺得你終於達成了些什麼,不再是過去那個一無所有的小朋友。
安娜父親在餐館中闊氣的舉動帶給安娜影響深遠,他告訴安娜絕對不能讓別人看扁自己,還有掌握有權力朋友的重要性。但後來瓦迪姆似乎經商不順,家庭生計每況愈下,最終還失去別墅,這樣的反差感勢必會另安娜深受打擊。
德國的街訪鄰居、班上同學都在傳他們家握有鉅款,老實說沒有人知道是真是假,安娜抓住了這無從證實的謠言轉變為武裝自己的武器。
試想在一個對外來族群不友善的環境,不被接納而產生的自卑感讓青少年安娜開始尋求出口,她漸漸偽裝為另一個理想中的女孩,並創造自己的人設:自信無畏、刻薄直率、打扮華麗的黑道家族千金。
我想這個「假扮」的過程應該很多人都曾經歷過吧?年幼時個性還未發展成熟,我們有時候會展現出「想要成為」的樣子,例如:年級風雲人物的率性、班長獨樹一幟的氣質、故意耍酷的叛逆…等,各種不同的面貌堆疊起來,一路上我們選擇著、捨棄著個性的特質,總和成為長大後的自己。
小時候的安娜並沒有刻意說謊,只是用言行舉止來使同學揣測,進而畏懼她甚至喜愛她、博取大家關注。或許這個方法讓小安娜在學生時期得到甜頭,也逐漸相信這樣的人設可以讓她邁向成功。
無傷大雅的形象塑造是個人自由,有時候也是展現魅力的方式。但後期安娜的行為擴大成足以辜負他人信任、透支信譽的謊言,我認為這其中差異是最需要明辨是非的重點。
來聊聊劇中安娜提到的「罪與罰」這本小說吧!這是俄國知名文學家杜斯妥也夫斯的作品,安娜提到的書中角色史維里凱洛其實並非男主角,他只不過是眾多角色的其中一個支線。
書中男主角叫做拉斯柯尼科夫,他認為:不平凡的人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,得以不受道德約束而有權力犯罪,而平凡的人如同低級的蝨子,只能服從隨波逐流。舉例來說,拿破崙殺人不眨眼,但最終他卻成為民族的英雄,為了偉大的成就而犯罪是合理的。
故事裡拉斯柯尼科夫殺害了一名貪婪勢利的老太婆,他僥倖躲過法律的制裁,一直在自訂的理論與良心的譴責中矛盾掙扎,不肯面對自己的罪刑。後來他遇到一位虔誠的女性索尼婭,索尼婭洗滌了男主角的心靈,致使他坦承過錯並自首接受刑罰。
整體大概就是這樣的故事。那安娜提到的角色史維里凱洛又是如何呢?
史維里凱洛跟男主角一樣殺了人,但書中並未特別描繪他的心理狀態(主要放在男主角身上),你會覺得他對自己的犯罪行為是知曉又平靜的。
相比男主角有愛他的母親、妹妹、替罪羔羊、互相相愛且拯救了他的索尼婭,圍繞在史維里凱洛身邊的都是些酒肉朋友,史維里凱洛並不像男主角這麼幸運,他身邊沒有真正愛他的人。
當史維里凱洛被自己這輩子唯一深愛的女人拒絕時,這才意識到何謂深沉的悲慘與孤獨。史維里凱洛後來做了三個夢,紛紛展現他淺意識中隱藏著:愛而不得的絕望、愧疚的罪惡感。於是他便決定要自殺了,他懷抱著這樣的心情向大家聲稱要去美國,然後舉槍自盡。
看完後有沒有覺得,其實跟安娜的價值觀很相像呢?瞭解了「罪與罰」的角色心境,感覺能稍微體會安娜為什麼總是跋扈的對薇薇安叫囂:「妳只是個平凡人!我是在幹大事!」
安娜就如同拉斯柯尼科夫般不斷地合理化自己的詐欺行為,但最終她也意識到了史維里凱洛經歷的孤獨、挫敗,以至於吞藥自殺。(雖然最終發現原來自殺也是個幌子!只能說安娜實在是信念太強XDDDD)
看到安娜媽媽對薇薇安坦白的那一段,其實是有點心疼安娜的,如果連最親近的家人都無法理解與支持自己,那失落感是何其的重?
但媽媽想必也是很無奈的,沒有父母能教化小孩成為預期中理想的樣子,要接受安娜是個無法理解到彷彿陌生人的孩子,我相信媽媽本人比任何人都還要痛苦,但這或許是她長久以來思量過後發現最好的方式。
必追不只有這些 Life more than DRAMA.
/ 必追的影劇 / 必追的觀後感 / 必追的美好內容 /
人生必追的還不只有這些
追劇也別忘追蹤我😊
My favorite drama, your fabulous life.
留言列表